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发展
  • 网站分享
先进制造业
发布日期: 2022-04-15 14:52
访问量:
来源:

汽车及零部件

扬州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现有包括上汽大众、亚星汽车、潍柴专用车、九龙汽车、江淮汽车等在内的车辆生产企业19家,乘用车、商用车(客车、专用车、轻型货车)、新能源汽车等车辆产品众多,具备7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年产(销)近50万辆;集聚了亚普部件、亚新科双环活塞环、奥力威传感等250多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产品涵盖汽车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内外饰、汽车电子电气等系列产品。扬州国际汽车城已入驻玛莎拉蒂、宝马、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知名汽车品牌4s50余家,是苏中规模最大的汽车4S店集聚区。下一步,重点引进燃料电池汽车及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零部件制造;纯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机、电控、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专用车辆及关键零部件(装置)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的雷达传感器、车规级芯片、高精度地图、车载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载操作系统;汽车控制执行系统、电子电器(含电控),轻量化、环保型车身材料等。

我们能够提供:1、专业集聚区。已建成仪征、邗江、江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四个汽车产业专业园区,形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2、产业链支撑。已形成整车制造-核心配套-后市场服务完整的产业体系,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整车配套率达90%以上。3、人才支撑。每年能提供汽车领域专业技术人才2000名以上、热练技工5000人以上。4、科研支撑。拥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平台。

高端装备

高端装备产业是扬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产业规模超千亿元。拥有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建材机械、硫资源利用)2个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机械制造、数控成形机床)4个省高端装备示范和特色基地(数控机床、精密液压、硫资源利用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形成了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食品(饲料)机械、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其他专用装备等特色产业,特别是数控成形机床具有从普通到数控、从单机到连线以及柔性、复合生产线齐全的产品线,扬力集团、亚威机床、金方圆数控、扬锻股份跻身全国数控成形机床行业前10强。下一步,重点以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加快推进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我们能够提供:l、产业链支撑。拥有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食品(饲料)机械、工程液压、节能环保装备、其他专用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2、科研支撑。建成国家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扬州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高质量的创新服务平台。

新型电力装备

新型电力装备产业是扬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涵盖电线电缆、智能变配电、高电压实验装备、新能源等领域,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超千亿元,现有规上企业385家。高邮特种电缆产业基地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和宝应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江都武坚镇获批省智能高压电气小镇,生态科技新城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为国家电网在全国首个双创科技园。下一步,将重点在智能变配电设备、高压检测试验仪器设备、风电设备及逆变器、组件、智能配电、智慧储能储能等领域寻求合作。

我们能够提供:1、专业集聚区。建有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应开发区、高邮电池工业园等重要产业集聚区,拥有宝胜集团、北辰电气、国电南自、新概念电气、晶澳太阳能、协鑫光伏等一批龙头企业。2、特色基地。重点培育建设了国家火炬高邮特种电缆特色产业基地、江苏智能电网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江苏宝应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江都武坚镇智能高压电气小镇等多个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基地和宝应2.08GW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3、科研支撑。晶澳太阳能、协鑫光伏进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企业目录。建成高压电力电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GE-北辰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应用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开发区获批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

微电子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扬州微电子产业拥有290多家规上企业,半导体分立器件、无线射频标签、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扬杰电子在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排名保持前两位。无线射频标签年产量保持了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川奇光电电子纸技术和生产规模全球领先,并成功量产了首款彩色电子纸。骏升科技的智能遥控器、佳明航电的导航终端居于世界顶尖水平。下一步,将重点在特色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物联感知器件与终端和下一代通信网络产品等领域寻求合作。

我们能够提供:以扬州微电子产业园为核心,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光电产业园、高邮“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和光储充产业园、仪征LED及节能照明产业园、宝应县智能终端产业园、江都区创维新型显示产业园等一批新老专业园区相互补充的专业载体。同时,围绕中兴通讯、彩虹集团、川奇光电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无线射频标签、功能性光学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优势产品的产业链配套合作机遇。

同时,借助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城市”“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优势,全面推进“云上扬州”建设,重点发展智慧城市应用软件、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支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

我们能够提供:l、专业集聚区。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是江苏省首家江苏省互联网产业园,入驻企业近700家、集聚各类人才2万余人,三期45万平方米已部分建成投入使用;广陵新城是苏中苏北唯一省级软件名园培育试点;扬州智谷先后获批省大数据特色产业园、省互联网众创园,入驻企业近百家;仪征大数据产业园获批省大数据产业园,重点打造大数据存储集聚基地、大数据运用基地、大数据关联装备制造基地三大板块;扬州软件园依托高铁资源,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媒体等新兴业态。2、人才支撑。拥有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2000人以上。

高端纺织和服装

扬州纺织服装产业2021年开票销售超4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24家,形成了以化纤、羽绒、制服等为主导,以纺纱、针织品、无纺布等为补充,以互联网营销为特色的产品格局。下一步,将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鼓励企业加快品牌建设进程,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努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能够提供:1、产业集聚优势。仪征(化纤制造)、高邮(羽绒加工)和邗江(服装生产)三地集聚了全市60%的纺织服装企业,产销规模占全市规上纺织服装产业总量的80%以上。2、坚实产业基础。仪征化纤是国内重要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高邮市羽绒服装生产量占省内羽绒服装产业加工总量的1/4,邗江区衬衫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8%左右。3、先进技术水平。拥有12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虎豹、琴曼、柏泰、阿珂姆等企业先进设备配备率达到90%上。

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

扬州已经形成了以化学药物、原料药、医疗器械等为主导,以生物医药、现代中药、保健品等为补充的产品格局。集聚了联环药业、优邦生物、江苏海明等一批知名企业,全行业拥有30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21年开票销售过百亿元。下一步,将依托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头桥医疗器械特色小镇等产业载体,重点发展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装备为特征的新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努力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能够提供:1、专业集聚区。国家级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建设日益加快,引进了完美日化、台湾联亚、台湾生合、安分生物科技、奥锐特医药、艾迪生物等一批重点项目,初步形成集聚效应。2、科研支撑。形成了以扬州大学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成江苏省心血管系列新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转基因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研发机构和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

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

扬州船舶产业拥有中远海运重工、招商局金陵鼎新、新大洋造船、招商局金陵船舶、中船澄西等一批重点企业,为江苏省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年造船能力800载重吨。下一步,将依托全市3个重点园区,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加强船型设计、船体建造、船舶舾装、船舶涂装等前沿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加快向设计+制造转型,努力打造现代化造船基地。重点引进和发展钻井平台及浮式生产平台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三用工作船及平台作业船等海事作业保障装备、船舶动力系统、机电控制设备、通讯导航系统、船舶电气及工程装备等配套产业。

我们能够提供:1、区位优势。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在扬州交汇,已形成江海河沟通、水公铁联运的立体交通优势。2、专业集聚区。已建成具有较好基础的江都船舶工业园、广陵李典船舶(重工)产业园、仪征船舶工业园3个重点园区。

食品

扬州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近百家,形成五大优势行业,包括以五丰富春、三和四美为代表的传统食品业,以顶津食品、青岛啤酒为代表的饮料制造业,以方顺粮油、名佳食品为代表的油米加工业,以戚五水产为代表的水产加工业,以完美日化、宝莲生物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业。现有宝应生态有机产业基地、高邮禽蛋产业基地和菱塘清真产业基地3个食品特色基地,十分欢迎食品加工、制造、包装企业来扬投资发展。

我们能够提供:1、专精集聚区。扬州食品产业园是省内唯一的集食品加工、制造、流通、研发为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集聚区,正着力打造制造业产值超百亿元、冷链市场交易额超百亿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的复合型产业园区。2、科研支撑。拥有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学院、扬州里下河农科所、江苏家禽研究所、中国有机食品交易中心、国家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大批农业和食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研发平台。宝应县是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拥有国内首家的中国有机食品交易中心和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航空产业

航空产业是扬州“323+1”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全市产业科创名城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扬州航空馆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扬州,全市已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航空产业体系,集聚了主机单位、科研院所、配套制造业项目、人才培养基地、文化载体等多个要素。此外,扬州还规划了广陵航空双创示范基地和配套产业园区、生态科技新城航空谷、江都空港新城、高邮通用机场等不同主题的航空产业园区,航空产业“龙头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的初步框架已形成。下一阶段,我市将把航空产业作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开放式创新的主领域,着力打造有持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我们重点招引:1、航空先进装备制造项目。发挥飞机主机所产业链前端优势,针对“材料-零部件-组件-系统件-整机的航空制造产业链,着力引进航空机载系统、关键零部件、无人机和航空材料等制造型企业,进一步健全本地航空制造能力。2、航空高端科创平台。针对整机研制、核心装备、航空材料等方向,重点引进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等研发设施。对按照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的项目,以及由国家科研机构或央企在扬设立的实验室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并为引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提供多样化、一站式服务的科技产业综合体等服务。

同时,大力推进新材料、新光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支撑体系显著完善,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集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